張悅,余茂強 摘要:大型天然氣水蒸氣重整制氫裝置常用重整爐型為頂燒爐、側燒爐和梯臺爐等。對3種爐型分別進行介紹,從爐管熱量分布、結構特點和操作情況等方面進行對比,并從爐管材料發(fā)展和重整催化劑進步的角度闡述3種爐型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天然氣水蒸氣重整;重整爐;制氫
發(fā)布時間: 2022-09-15 08:39
付豪,廉紅蕾 摘要:CO2甲烷化反應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多相催化過程,在反應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中間體,其反應路徑目前還存在許多爭議和矛盾。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CO2 甲烷化反應中催化劑表面中間體的演變過程,可以進一步從機理的角度優(yōu)化催化劑的設計方案,提高催化性能。本文主要基于原位紅外光譜表征技術,總結梳理了最近關于CO2甲烷化反應路徑研究的相關工作,著重探討了負載型催化劑的活性金屬、載體、助劑、合成方法等因素對CO2甲烷化反應路徑的影響以及由此對催化劑性能所產生的積極效果。同時針對現階段所面臨的爭論點,即反應氣CO2與H2的活化位點、催化劑的活性位點以及未來可行的研究方法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二氧化碳甲烷化;反應路徑;紅外光譜;負載型催化劑
發(fā)布時間: 2022-09-08 08:50
陳德露,安風霞,邵旦洋,王曉佳 摘要: 生物質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將其作為固體燃料甲烷化,可以減少對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賴,也成為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中天然氣生成的重要途徑。生物質固廢甲烷化主要有三種途徑: 生物化學轉化途徑(厭氧消化)、熱化學轉化途徑甲烷化以及結合化學鏈氣化技術的化學鏈甲烷化。厭氧消化工藝使用微生物細菌將生物質固廢轉為小分子生物,過程中可產生沼氣,沼氣主要由50%~70%的甲烷和30%~50%的二氧化碳組成,目前從單段消化池發(fā)展到多段多批次消化系統(tǒng)。重點介紹了7種工藝流程,包括Waasa工藝、Dranco工藝、Valorga工藝、Kompogas工藝、順序分批厭氧堆肥(SEBAC)工藝、厭氧相態(tài)固體(APS)消化工藝及久保田一體式厭氧膜生物反應器(KSAMBR)工藝,其中KSAMBR是近十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工藝,其浸沒式膜可保留產甲烷菌,過濾可溶解的甲烷發(fā)酵抑制劑,工藝過程穩(wěn)定、蒸煮器的容積小。氣化結合甲烷化工藝將氣化爐和甲烷化反應器前后連接,結合去除硫化物、氯化物、焦油和固體灰等凈化過程,最終獲得合成天然氣。介紹了荷蘭能源技術中心(ECN)生物質制天然氣工藝、德國太陽能氫氣研究中心(ZSW)工藝、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PSI)工藝等3種工藝流程。其中,ECN 生物質制天然氣工藝800 kW的中試規(guī)模裝置,處理量約160 kg/h; ZSW工藝多管式反應器采用鎳基催化劑,通過熔鹽多管熱交換手段保持反應器整體溫度在500 ℃左右,可獲得含量為81.9%的甲烷氣體; PSI工藝采用快速內循環(huán)流化床,氣化反應溫度為850℃,出口氣體中CH4含量以干氣體計約為9%?;瘜W鏈甲烷化工藝將CaO吸附CO2的過程加入到氣化過程中,免去后續(xù)去除CO2工藝,提高了H/C比,從而簡化甲烷化的后處理過程?;贑aO循環(huán)的化學鏈甲烷化不僅可以吸收甲烷化反應中的熱量,同時對生產過程的CO2進行封存,將實現碳的負平衡。該技術有望在資源化利用生物質固廢方面實現大規(guī)模應用。研究成果為生物質固廢甲烷化技術的工藝選擇和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生物質; 厭氧消化; 氣化; 甲烷化; 化學鏈
發(fā)布時間: 2022-08-31 09:26
王紅妍 1,馬子然 1,馬 靜 1,彭勝攀 1,趙俊平 2,王寶冬 1*(1.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北京 102211;2.國網能源和豐煤電有限公司,新疆 塔城 834411) 摘要:對煤制烯烴行業(yè)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的排放來源和特征進行了分析,通過對國內外 VOCs 治理技術的研究和對比,結合國內煤制烯烴企業(yè)自身的特點,探討了適合的 VOCs 治理方案,并對煤制烯烴行業(yè) VOCs 污染處理技術的發(fā)展方向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煤制烯烴;揮發(fā)性有機物;控制技術;催化燃燒
發(fā)布時間: 2022-08-30 10:08
郭真良,卞曉律,杜宇搏,張紋超,姚丁丁,楊海平 摘要:開發(fā)新型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或利用技術對于減少化石能源利用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緩解全球變暖等具有重要意義。集成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技術(ICCU)因其能耗低和效率高等優(yōu)勢獲得了廣泛關注。該技術利用一種雙功能材料通過集成二氧化碳吸附和原位轉化兩個主要過程,實現CO2的高效轉化并獲得含碳燃料。本文綜述了ICCU中主要技術之一集成二氧化碳捕集與甲烷化轉化。首先對實現該過程的雙功能材料的組成和特性進行概述,緊接著重點從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反應氣體成分等角度探討了影響ICCU甲烷化反應的因素,并對該技術未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進行總結和展望,以期為我國“雙碳”目標下致力于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甲烷化;雙功能材料
發(fā)布時間: 2022-08-24 09:44
甲醇重整-氫燃料船舶案例 之前探討了什么是綠色e-甲醇及其作為航運燃料的邏輯和推動力。關鍵的一點是碳中性的CO2來源,考慮原料來源廣泛性,長遠看可能必須采取空氣直接捕捉DAC,目前成本太高。生物基碳在推廣初期比較重要,但是長遠看廉價生物基碳源有限。 怎么破?有項目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了一個貌似繁瑣但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即HyMethShip項目,大致流程是如下圖,空氣捕捉碳+綠氫合成甲醇——船上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碳捕集——氫提供動力,碳在靠岸的地方卸下來,用于下一次合成甲醇?!笆状巍焙叫械奶紒碜钥諝獠蹲剑缶鸵蕾囎陨硐到y(tǒng)低成本捕捉的碳。
發(fā)布時間: 2022-08-22 11:37
王希奮,崔富忠,香承志,張永鋒 摘要: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煤制氣項目,項目設計產能20億Nm3/a。甲烷合成采用英國Davy公司HICOM技術,按A、B兩系列設計,每系列由甲烷合成裝置、天然氣干燥裝置、天然氣壓縮三個裝置組成。項目在運行中出現了甲烷合成循環(huán)氣壓縮機一級密封氣帶水、甲烷合成系統(tǒng)氣密費用高/耗時長、天然氣干燥三甘醇消耗量高、反應器壓差高等一系列問題。通過系統(tǒng)優(yōu)化和各項措施的實施,使甲烷合成兩系列能夠保證安全、穩(wěn)定、長周期運行。 關鍵詞:甲烷合成;天然氣干燥;循環(huán)氣壓縮機;天然氣壓縮機;合成系統(tǒng)氣密;汽提塔
發(fā)布時間: 2022-08-10 09:55
吳麗娟,鄭厚超,劉賓元,熊燁 摘要:二氧化碳化學轉化是當今世界的研究熱點,以CO2為原料可制備高附加值的綠色聚合物,為低碳減排提供了新思路。綜述資源化利用CO2制備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研究、工業(yè)化進展及聚醚碳酸酯多元醇在聚氨酯產業(yè)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CO2利用;醚聚碳酸酯多元醇;DMC;CO2基多元醇
發(fā)布時間: 2022-08-04 11:12
劉金鑫 (沾化瑜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 256800) 摘要:煤化工行業(y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創(chuàng)新、進步,但伴隨而來的便是對 生態(tài)的嚴重破壞。隨著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內容的提出,讓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生存環(huán)境的重要性,并將環(huán)保的標準逐漸提高,在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內容下,當前較多企業(yè)使用的化工硫回收裝置已不能滿足目前需求,為此要進行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促使其能夠達到目前的全新排放要求。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了脫硫工藝的具體流程,尾氣回收工藝,同時細致闡述了對裝置的改造,供參考。 關鍵詞 :化工硫 ;回收裝置 ;尾氣處理
發(fā)布時間: 2022-08-03 08:33
瞿 磊 ,李勝乾 ,江莉莎 摘要 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80萬t/a煤-天然氣綜合利用制甲醇項目利用了煤氣化“氫少碳多”和天然氣轉化“氫多碳少”的特點,實現了“碳氫互補”和能源的綜合利用。介紹了該項目的工藝流程,統(tǒng)計了系統(tǒng)中各主要裝置CO2的排放情況,并與傳統(tǒng)煤制甲醇裝置CO2排放情況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煤-天然氣綜合利用制甲醇裝置噸甲醇CO2排放量為0.85t,為傳統(tǒng)煤制甲醇裝置排放量的41.3%,較180萬t/a 傳統(tǒng)煤制甲醇裝置CO2減排217.8萬t/a。
發(fā)布時間: 2022-08-01 17:53
醋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其生產方法主要有乙醛氧化法、烯烴直接氧化法及甲醇羰基化法。乙醛氧化法在常壓、60℃下乙醛的轉化率達到95%,但因該法所采用的有機汞催化劑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目前已經被逐漸淘汰;烯烴直接氧化法則因其原料(丁烷、石腦油等)轉化率較低、產品分離工藝復雜、成本高等因素使其競爭力受到了限制;甲醇羰基化法合成醋酸的工藝路線具有甲醇轉化率高、副產物少等優(yōu)點,逐漸成為合成醋酸的主流方法。由美國孟山都(Monsanto) 公司開發(fā)的甲醇低壓羰基合成醋酸工藝自20 世紀60 年代末開發(fā)投產以來,目前已成為世界生產醋酸的主要生產方法。該工藝采用銠的鹵化物為催化劑、碘甲烷為促進劑,在壓力218~310 MPa 和溫度175~185℃下實現了甲醇和一氧化碳羰基合成醋酸。
發(fā)布時間: 2022-07-25 09:49
摘要:介紹了天然氣脫硫裝置的工藝流程及國產有機硫水解催化劑在某天然氣凈化裝置水解反應器的工業(yè)應用情況。該裝置在負荷分別為90%,100%,105%的3種工況條件下使用國產有機硫水解催化劑9個月后,對有機硫水解催化劑進行標定,分析了水解反應器出口COS含量、水解轉化率及產品天然氣組分變化情況。結果表明:天然氣中有機硫水解轉化率大于99.5%,濕凈化天然氣中COS的體積分數低于1μL/L,產品天然氣中硫化氫的質量濃度低于3mg/m3,總硫的質量濃度低于5mg/m3,滿足GB/T17820—2018《天然氣》一類氣技術指標,可以保障裝置安全穩(wěn)定運行。
發(fā)布時間: 2022-07-22 09:29